佛教徒的家庭生活
佛陀认为经济利益是人类幸福的泉源。但是,只有道德和心灵的发展,能让人活得更快乐、安祥和美满。
有一回,一位名叫迪噶伽努(Dghajanu)的人,问佛陀:「尊敬的佛陀!我是一位拥有妻子儿女的普通人,请您指示我如何使我现在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快乐,及如何获得未来的幸福。」
佛陀告诉他,在这世间有四种方法,能使人活得更幸福。
一、要有一技之长,工作要有效率、有热诚、有干劲,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认识和内行。
二、要辛勤的劳动,以正确的方法赚取及保护自己的收入。
三、要结交耿直、有智慧、有道德,能够协助自己弃除恶习,辅佐自己走正道的良师益友。
四、理智的处理自己的收入,不奢侈也不吝啬,要布施,不要浪费,要适当的节制自己。
佛陀也推荐了四种有益于在家人未来幸福的修行方法:
一、信心(Saddha):一个信徒应该对道德、心灵和智慧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信心。
二、戒行(Sila):信徒应该持戒,不杀害生命、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
三、布施(Càga):信徒应该学习如何仁爱、慷慨、不执着也不挥霍自己的财富。
四、智慧(Pa¤¤a):信徒应该发展智慧,通过智慧的发展,进入无苦、无烦恼的清净涅槃。
有时,佛陀也开示了有关节省和消费方面的问题。有一回,佛陀对一位年青人夏嘎拉(Sagala)说:「应该把收入分为四份,一份做为家庭的正常开支,一份发展自己的生意,一份做为应急之用,一份用来布施。」
有一回,佛陀对给孤独长者(Anàthapi?óika,一位富翁,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祇园精舍的创建者)说,有四种幸福等待人们去发掘。
一、享用以正当手段赚取的财富。
二、以宽容的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和眷属。
三、不举债度日。
四、不要犯身、语、意三业,过着清净无瑕的生活。
请注意,这四点中的前三点,都是物质或金钱带来的快乐,这些都不是提升精神生活,以臻完美境界有价值的部分。
从以上的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佛陀认为经济利益是人类幸福的泉源。但是,佛陀也认为,只有通过道德和心灵的发展,才能让人们活的更快乐、更安祥和更美满。假如只有物质的享受,缺乏心灵和道德的基础,就无法了解真正生活的意义。在鼓励物质生活的同时,佛陀为了社会的安宁与幸福,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促进人类精神的文明与道德的发展。
有些人认为,要成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就必须放弃一切物质的需求,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佛陀认为我们可以享有物质带来的快乐,但是不要过于执着。在享受物质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心灵的发展。唯有心灵充分发展的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佛教徒不偏执于物质或心灵,这就是中道,也就是八圣道。
版权所有:普门品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