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世尊,阿罗汉,正自觉者》以经行来体验十六观智澳洲佛宝寺 法增尊者(BhikkhuDhammavaro)
佛陀以经行法(Cankama)度了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assa)须达多(Sudatha),它是一种极殊胜的法门。佛陀本身尽管在证悟之后,还经常经行。经行法既可以修止(samatha),用来培育定力,又能在定力生起之后,用来修观(vipassana),培育出世间的智慧,它在修习止的过程,杂念极不容易入侵,容易学,不会昏沉,因此是初学者很容易学会的一个法门。在修观上,行者在导师指导下,很快就能掌握到观照的要领。十六观智是南传佛法之宝。本文是从经行法把十六观智简单的介绍给有兴趣的行者练习来掌握观照的技巧。十六观智:1.‘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是首先要作的工作,用来破世人的“一个”,“一体”的邪见。2.‘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是帮助我们观照名、色法个别的生起与存在的因缘。3.‘三相思惟智’(Sammasanañāna)是断除我们对五蕴的执著。4.‘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ñāna)是观照名、色法的生灭。5.‘坏随观智’(Bhangañāna)是觉知名、色法的坏灭。6.‘怖畏现起智’(Bhanyañāna)是生起对诸行法的怖畏。7.‘过患随观智’(Ādinavañāna)是观照色法的过患与危厄。8.‘厌离随观智’(Nibbidāñāna)是对诸行法的厌离。9.‘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āñāna)是欲解脱出离于一切行。10.‘审察随观智’(Patisankhāñāna)是审察前面的六智,它也是三相思惟智。11.‘行舍智’(Sankhārupekkāñāna)是舍离诸行的智慧。12.‘随顺智’(Anulomañāna)是随顺于前面的八智及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行道而得其道果。13.‘种姓智’(Gotrabhūcittā)是超越凡夫种姓的智慧。14.‘四道智’(Magga cittā)是走向四位圣人的道智。
15.‘四果智’(Phalacittā)是产生四位圣人的果智。16.‘余漏智’(Paccavekkhanañāna)是审察自己的剩余的烦恼,而用择法去断除这些烦恼的智慧。一个行者在经行了一段时间后,当心安静,五盖被镇服,定力生起后,就可以学习观照。经行的念‘我要走’,‘我要停’,‘我要转’,‘左脚’,‘右脚’等等,若能分辨念和脚步是在不同的时间生起的,念和脚是不同的两个过程,就能清楚的辨别它们是‘名法’与‘色法’,这种辨别是在不靠思维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叫‘名色分别智’。或者若是他能体验到走的脚的运动是‘皮肉筋骨’的运动,而‘觉知的心’像是一个旁观者一样的在旁边看着,那‘皮肉筋骨’是色法,那‘觉知的心’是名法,这也是‘名色分别智’。或者若是他能体验到走的脚的运动是风大的压力从小腹推动坚硬的地大的脚,产生向前的走动,而‘觉知的心’像是一个旁观者一样的在旁边看着,那风大的压力推动地大的脚是色法,那‘觉知的心’是名法,这也是‘名色分别智’。当名色分别智生起时,一个行者对身体是‘我’、‘属于我’、‘我在身体里面’、‘身体在我里面’的邪见就会被动摇。经行的过程,若是一个行者须要转换手的姿势,他必须克制那种要转换的念头,直到他认识到那是因为手的姿态的苦逼使他做这种转换,否则他必须忍着,直到他心中明白是手势的苦造成的为止。认识了以后,就可以转换。当经行者观察到经行是在心的念生起之后,脚才开始动,他就能很清楚的辨别平常的一切行动都是在心念生起之后才进行的,因此心与行动的关系就像是因和果,看到这一点,这就是‘缘摄受智’。当脚步缓慢的进行时,观照经行的脚步,要能观察到每一步都有‘生’、‘住’、‘灭’这三个过程,体验到脚步的生灭,这就是‘生灭随观智’,开始的时候只能观察脚步或色法的生灭,不能觉察到心念的生灭,这是因为名法比色法来的微细,所以须要继续的经行,使心变得更清晰和敏锐,观察时是观察脚的色法如何生,如何住,如何灭。观照时,要从脚步本身的生(生起)与灭(变易)、念与脚步的缘、脚步刹那的生灭等来观察。当念的名法的生灭被观察到时,‘生灭随观智’可以算是完成了。到此一个行者就体验到色法与名法的无常,这是‘三相思惟智’之一。一个行者之所以看不到无常相,就是因为没有看到行法的生灭,被连续相所迷惑。然后禅修者继续经行,继续观照身体,他的定力越来越深,观察力也越来越强,在经行的过程,这个时候,生的现象不明显,但脚步的灭却越来越明显,这时他观察到个别脚步的灭去之后,再也不生起,也即是坏灭,他对坏灭的现象观察的很明显,他不在怀疑现象生起之后的存在,它们就只有坏灭,于是舍弃了对诸行法的生、住、转起诸相,只观灭相。这就是‘坏随观智’。因为对坏灭智的亲身体会,禅修者这时对名法与色法或行法从过去,现在,未来来观察,过去的已灭,现在的正在灭,未来的将要灭,一切都是坏灭,由是生起对行法的怖畏,这叫做‘怖畏现起智’。当他继续对这身体或行法作观察时,他发现这些行法毫无好处,只有一大堆的缺点,全是不圆满,全是苦,全是过患。这叫做‘过患随观智’。这个禅修者观察了行法的过患之后,他就厌离于一切的诸行,这包括一的‘有’、‘生’、‘趣’、‘识住’、‘有情居’等,而只倾向于寂静,涅槃。这就是‘厌离随观智’。并生起欲从一切行解脱的智见,这就是‘欲解脱智’。然后这个行者审察三相,欲从一切的‘有’、‘生’、‘趣’、‘识住’、‘有情居’,和一切的行法解脱。这是‘审察随观智’。当他确定一切都是空和无我之后,他生起‘行舍智’。于是他随顺以上的观智,即修习八正道和三十七菩提分法,趣向涅槃。这是‘随顺智’。然后他生起圣人的‘种姓智’。修习经行法的过程是须陀洹道智,破除怀疑、戒禁取、身见而证初果是须陀洹果智。然后他集中他的五善根,五力,七觉支修习正道,观五蕴是无常、苦、无我,减少贪和嗔是斯陀洹道智,完成减少贪和嗔时是斯陀洹果智。然后他集中他的五善根,五力,七觉支修习正道,观五蕴是无常、苦、无我,努力消灭贪和嗔是阿那含道智,完成消灭贪和嗔时是阿那含果智。然后他集中他的五善根,五力,七觉支修习正道,观五蕴是无常、苦、无我,努力灭去五上分结是阿罗汉道智,完成灭去五上分结时是阿罗汉果智。这就是‘四道智’。然后他(一)观察道,(二)观察果,(三)观察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观察涅盘。即是他(一)以「我实由此道而来」而观道,(二)以「我曾获得这样的功德」而观果,(三)以「我曾舍断这些的烦恼」而观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最后这样观察不死的涅槃:「我以此法为所缘而通达」,这是须陀洹圣者的五种观察。同样的斯陀含、阿那含也如须陀洹各有这五种观察。阿罗汉则无观察残余的烦恼,所以阿罗汉只有四种观察。这些是‘余漏智’。法增比丘写于马来西亚沙巴州丹南市(Tenom)佛教会2014年4月23日dhammavaro@qq.com
http://user.qzone.qq.com/1745132505/main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home中华南传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学习南传佛法